一、以力量为主,结合简单的技术时期
这个时期大体上可以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限,在此之前的拳击比赛,拳手 们使用的拳击技术大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技术,而且数量少,在比赛中使用率不 高,比赛的胜负往往是通过力量来决定的,谁的力量大谁就可能获得比赛的胜 利。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利用简单技术,依靠强大力量而成为世界拳王的拳击运动员。在这个时期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第16代拳王乔•路易斯和第23代 拳王利斯顿等人。
乔■路易斯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8个孩子之一。12 岁时随继父迁往底特律,路易斯就迷上了拳击,并中途綴学,偷偷地到布鲁特中 心体育馆接受拳击训练。他18岁时就开始参加拳击比赛,两年后获得了美国业余 拳击联合会次重量级冠军,成为“金手套”拳击比赛的冠军。1934年他转为职业 拳击运动员,到1936年连续战胜了包括卡捏拿、贝伊尔、赫拉提克几代拳王在内 的一流拳手,创造了26场全胜的战绩。后来他输给了德国拳手希梅林,但一年以 后他再次向希梅林挑战,结果仅用了一个回合就将希梅林击倒在地,从此他又连 续12次卫冕成功,直到1949年才功成身退。乔•路易斯保持了拳王称号达12年之 久,被人们称为“褐色轰炸机”。
他的技术特点就是力量大,利用左右拳短距离连击技术,横扫拳坛。而且, 他对自己简单的左右拳短距离连击技术相当自信,只要有机会,他就一定能将对 手打倒在地。
利斯顿同样也是大力型拳手,他的拳围达35厘米,力量比乔•路易斯还要大。 利斯顿性情暴躁,出拳迅速凶猛,强劲有力,但技术却极为粗植、简单。凭借他有 力的拳头常常是一拳下去,只要打到对方就能将其击倒。他完全属于力量型的拳 手,完全靠力量登上了拳王的宝座,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
二、 技术全面,战术多变时期
随着拳击运动的不断发展,拳击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系统的训练和 比赛,拳手们的技术和战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推动了拳击运动的 发展。这个时期指的是1964年以后,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世界著名拳王穆罕 默德•阿里。阿里以技术全面、战术多变见长,他“蝶舞蜂刺”的打法,灵敏多 变的战术思路,坚韧的毅力,令世人赞叹不已。他将拳击运动带人了技术发展的 新时期。
1964年2月25日,22岁的阿里向拳王利斯顿挑战,他们这场比赛是两种风格 截然不同的比赛,是力量型与技术型的较量,经过激烈地对抗,阿里在第7个回 合将拳王利斯顿击倒,成为新的拳王,这标志着拳击技术由力量转向技术方面发 展。阿里曾经3次夺得拳王称号,是世界著名的拳击手,他的特点是技术全面、思 路清晰、步法灵活多变。
三、 技术与力量结合,技术综合全面时期
拳击运动进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拳击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升温,其 技术也逐渐趋向完善,由早期的力量型和技术型发展到技术与力量相结合,心理与战术共同发展的全面性技术时期。拳击比赛中表现出的强劲的力量、娴熟全面的技 术、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心理较量,使拳击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种技 术是以泰森和霍利菲尔德这两位世界拳坛重量级的风云人物为代表。
泰森是典型的力量结合技术型打法的拳手,他出拳速度非常快,而且力量巨大, 用“排山倒海”来形容他的重拳一点也不为过。在同拉里.霍姆斯决战前,在地下室 热身的泰森竟一拳打透了厚达20厘米的水泥墙壁,令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泰森不 仅单拳的力量最大,他左右手的组合拳也具有同样的威力,他的组合拳技术不仅变化 多、速度快,而且运用得非常迅速、准确,常常令人望而生畏,一旦得手’几乎没有 人能够逃脱。他的这种力量与技术正是他的个人特点和令人着迷之处。
霍利菲尔德的技术特点是体力好、力量大、技术全面,而且经验丰富。在比 赛中他善于运用丰富的经验和战术来击败对手,他两次战胜世界拳王泰森就是充 分发挥了他的技术优势而获胜的。
第三节世界拳击运动格局与流派
现代拳击发源于英国,盛行于欧美。从一百多年拳击手的技战术风格发展历程 来看,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技战术打法已经形成了三个流派,即被国际拳坛一致 公认的以俄罗斯拳击为代表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流派,其突出特点是进攻速度快、 出拳力量大、技术动作规范的进攻性打法;二是以古巴拳击为代表的拉美流派,他 们的特点是步法移动灵活、距离时机好的防守反击型打法风格;就是近两年来以邹 市明的灵活、快速攻防转换、打吊结合为代表的中国拳击。在拳击比赛中,从区域 风格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拳击运动的魅力。
现代奥林匹克拳击比赛自1904年第3届奥运会开始以来,截止到2008年第29届 奥运会,古巴共获得了32枚金牌、63块奖牌;俄罗斯在苏联没解体前共获得22枚金 牌、71快奖牌;由于1904年第3届奥运会拳击比赛只有美国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 比赛,所以在金牌总数上排名第一(表2-1)。
拥有世界一流拳击运动员的美国、古巴等国不仅在历届奥运会拳击比赛中 获得的奖牌多,而且拳击运动开展得较为普及,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美国的 拳击运动,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都有比较好的成绩,有不少优秀业余拳击 选手在奥运会中拿到金牌后,就转人职业拳击生涯,从而形成了业余选手的频 繁更新,使美国拳击教练员的主要任务,始终是在选择和训练新秀中。古巴的 拳击运动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和提高,是很多国家都望 尘莫及的。
表2-1历届奥运会拳击比赛奖牌统计表(截止到第29届)
名次 | 国家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合计 |
1 | 美国 | 48 | 23 | 38 | 109 |
2 | 古巴 | 32 | 19 | 12 | 63 |
3 | 意大利 | 15 | 13 | 16 | 44 |
4 | 苏联 | 14 | 19 | 18 | 51 |
5 | 德国 | 14 | 11 | 23 | 48 |
6 | 匈牙利 | 10 | 2 | 8 | 20 |
7 | 波兰 | 8 | 9 | 26 | 43 |
8 | 俄罗斯 | 8 | 3 | 9 | 20 |
9 | 阿根廷 | 7 | 7 | 10 | 24 |
10 | 南非 | 6 | 4 | 9 | 19 |
浏览3,4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