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式呵he)字决

接上式。吸气,同时,两掌小指轻贴腰际微上提,指间朝向斜下方;目视前下方。屈膝下蹲, 同时,两掌缓缓向前下约45°方向插出,两臂微屈;目视两掌。微微屈肘收臂,两掌小指一侧相 靠,掌心向匕成“捧掌”,约与肚脐相平;目视两掌心。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捧至胸前, 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颌同高;目视前下方。两肘外展,约与肩同高;同时,两掌内翻,掌指朝 下,掌背相靠。然后,两掌缓缓下插;目视前下方。从插掌开始,口吐“呵”字音。两掌下插至肚脐前时,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目视前下方。两 掌外旋内翻,掌心向上,于腹前成“捧掌”;目视两掌心。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捧至胸前, 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颌同高;目视前下方。两肘外展,约与肩同高;同时,两掌内翻,掌指朝 下,掌背相靠;然后两掌缓缓下插,目视前下方。从插掌开始,口吐“呵”字音。重复五至八动作四 遍。本式共吐“呵”字音6次。

动作要点:“呵”字吐气法:“呵”字音he,为舌音,发声吐气时,舌体匕拱。舌边轻贴匕槽牙, 气从舌与上腭之间缓缓呼出体外。两掌捧起时鼻吸气;插掌、外拨时呼气,口吐“呵”字音。

动作功效:中医认为,“呵”字诀与心相应。口吐“呵”字具有泄出心之浊气、调理心脏功能的作用。通过捧掌上升、翻掌下插,外导内行,使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理心肾功能的作用。两掌的捧、翻、插、拨,肩、肘、腕、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锻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功能的协调性,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等病症。

第三式呼hu)学诀

当上式最后一动两掌向前拨出后,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至肚脐前约10厘米。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外展开至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两臂成圆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 拢。重复三至四动作五遍。本式共吐“呼”字音6次。

动作要点:“呼”字吐气法中“呼”音hu,为喉音,发声吐气时,舌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气从喉 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两掌向肚脐方向收拢时吸气,两掌向外展开时口吐“呼”字音。

动作功效:中医认为,“呼”字诀与脾脏相应。口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气、调理睥胃功能的作用。通过两掌与肚脐之间的开合,外导内行,使整个腹腔形成较大幅度的舒缩运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第四式哂(si)字诀

接上式。两掌自然下落,掌心向上,十指相对;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上托至胸前,约与两乳同高;目视前下方。两肘下落,夹肋,两手顺势立掌于肩前,掌心相对,指 尖向上。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藏头缩项;目视前斜上方。微屈膝下蹲;同时,松肩伸项,两掌缓缓向前平推逐渐转成掌心向前亮掌,同时口吐“哂”字音;目视前方。两掌外旋腕,转至掌心向内,指间相对,约与肩宽。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掌缓缓收拢至胸前约10厘米,指间相对;目视前下方。两肘下落,夹肋,两手顺势立掌于肩前,掌心相对,指间向上。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藏头缩颈;目视斜前上方。微屈膝下蹲;同时,松肩伸项,两掌缓缓向前平推逐 渐转成掌心向前,并口吐“咽”字音;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哂”字吐气法中“咽”字音si,为齿音。发声吐气时,上下门牙对齐,留有狭缝,舌尖轻抵下齿,气从齿间呼出体外。推掌时,呼气,口吐“哂”字音;两掌外旋腕,指尖相对,缓缓收拢时鼻吸气。

动作功效:中医认为,“哂”字诀与肺相应。口吐“哂”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通过展肩扩胸、藏头缩项的锻炼,使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气布满胸腔,同时小腹内收,使丹田之气也上升到胸中。先天、后天二气在胸中会合,具有锻炼肺的呼吸功能,促进气血在肺内的充分融合与气体交换的作用。立掌展肩与松肩推掌,可以刺激颈项、肩背部周围的穴位,并能有效地解除颈、肩、背部的肌肉和关节疲劳,防治颈椎病、肩周炎和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第五式吹chui)字诀

接上式。两掌前推,随后松腕伸掌,指尖向前,掌心向下。两臂向左右分开成侧平举,掌心斜向后,指尖向外。两臂内旋,两掌向后画弧至腰部,掌心轻贴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下沿腰箴、两大腿外侧下滑,后屈肘提臂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约与脐平;目视前下方。两掌从腰部下滑时,口吐“吹”字音。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收回,轻抚腹部,指尖斜向下,虎口相对;口视前下方。两掌沿带脉向后摩运。两掌至后腰部,掌 心轻贴腰眼,指尖斜向下;目视前下方。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下沿腰舐、两大腿外侧下滑,后屈肘提臂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约与脐平;目视前下方。重复五至八动作四遍。本式共吐''吹"字音六次。

动作要点:“吹'’字吐气法中“吹”字音Chui,为唇音。发声吐气时,舌体、嘴角后弓,槽牙相对,两唇向两侧拉开收紧,气从喉出后,从舌两边饶舌下,经唇间缓缓呼出体外。两掌从腰部下滑、环抱于腹前时呼气,口吐“吹”字音;两掌向后收回、横摩至腰时以鼻吸气。

动作功效:中医认为,“吹”字诀与肾相应。口吐“吹”字具有泄出肾之浊气、调理肾脏功能的作用。“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腰部功能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息息相关。本式动作通过两手对腰腹部的摩按,具有壮腰健肾、增强腰肾功能和预防衰老的作用。

第六式嘻xi)字决

接上式。两掌环抱,自然下落于体前;目视前下方。两掌内旋外翻,掌背相对,指间向下;目视两掌。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提肘带手,经体前匕提至胸。随后,两手继续上提至面前,分掌、外 开、匕举,两臂成弧形,掌心斜向上;目视前上方。屈肘,两手经面部前回收至胸前,约与肩同高, 指尖相对,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然后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下按至肚脐前。两掌继续向 下。向左右外分至左右觎旁约15厘米,掌心向外,指间向下;目视前下方。从上动两掌下按开始 配合口吐“嘻”字音。两掌掌背相对合于小腹前,掌心向外,指间向下;目视两掌。两膝缓缓伸直; 同时,提肘带手,经体前上提至胸。随后,两手继续上提至面前,分掌、外开、上举,两臂成弧形,掌 心斜向上;目视前上方。屈肘,两手颈面部前回收至胸前,约与肩同高,指尖相对,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然后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下按至肚脐前,目视前下方。两掌顺势外开至髓旁约 15厘米,掌心向外,指间向下;目视前下方。从上动两掌下按开始配合口吐“嘻”字音。重复五至八动作四遍。本式共吐“嘻”字音6次。

动作要点:“嘻”字吐气法中“嘻”字音xi,为牙音。发声吐气时,舌尖轻抵下齿,嘴角略后引并上翘,槽牙上下轻轻咬合,呼气时使气从槽牙边的空隙中经过呼出体外。提肘、分掌、向外展开、 上举时鼻吸气,两掌从胸前下按、松垂、外开时呼气,口吐“嘻”字音。

动作功效:中医认为,''嘻"字诀与少阳三焦之气相应。口吐"嘻’’字有疏通少阳经脉、调和全 身气机的作用。通过提手、分掌、外开、上举和内合、下按、松垂、外开,分别可以起到升开与肃降全身气机的作用。两者相反相成,共同达到调和全身气血的功效。

收势

接上式。两手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缓缓抱于腹前,虎口交叉相握,轻覆肚脐;同时两膝缓 缓伸直;目视前下方;静养片刻。两掌以肚脐为中心揉腹,顺时针6圈,逆时针6圈。两掌松开, 两臂白然垂于体侧;目视前下方。

动作要点:形松意静,收气静养。

动作功效:通过收气静养按揉脐腹,由炼气转为养气,可以达到引气归元的作用,进而使练功者从练功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浏览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