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手中掌

左引手起式。

左脚回撤成高虚步。左手向下回搂至左肋旁;右手同时于口前向前弧形摔击,高不过眉,掌心向上。目视引手掌前方。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落半步;右脚跟进成右高虚步。右手掌心向下回搂落至右助旁;左掌自左肋经口前向前弧形摔出,掌心向上,高不过眉。目视引手掌前方。与此同时,右脚向前成四六步。左掌掌心向下,回持至左肋旁,掌心向上;右掌自右肋旁向前钻点,打出右中拳。目视右中拳前方。

上动不停,右脚回撤,重心升高成右高虚步。右中拳变掌回楼至右肋旁;左事同时自左肋旁经口前向上摔击,掌心向上。目现引手掌前方。不停,右脚向前落半步;左腿跟进成左高虚步。右掌同时自右肋旁经口前向上摔出引手;左掌则回楼至左肋旁。接着,左脚向前上四六步。左掌自左肋旁向前钻点,打出左中拳;右掌同时向下回搂至右肋旁,掌心向上,向后撑肘。目视左中拳前方。

要点:引手摔击时,要放长击远,探背松肩。摔腕弹指, 要力达掌背。虚步支撑时,重心要稳定,上下做到“三折九扣”。向前打出中拳时,手掌变掌心向下回搂捋带要与中拳交错,发出自然滑捋声响。打出中拳要三尖相对。以上动作要一 气呵成。

三、抽撤中拳

左引手势起势(虚步)。

右拳自左肘下翻掌,掌心向上,向前外捋,穿至正前,高与眉齐,成掌心向下;左引手同时翻掌,手心向下沿右小臂滑捋回落至左肋旁,掌心向上。同时,左脚回撤成高虚步。目视右掌前方。

上动不停,左脚回撤成高虚步。同时,右掌从右肋旁经左肘下向前外旋穿至正前,高与眉齐;左中拳变掌与右小臂交错,滑捋至左肋旁。不停,左脚向前落步支撑;右脚向前上半步成高虚步。左掌自左肋旁向前外旋上穿至正前,高与眉齐; 右掌沿小臂交错滑捋至右肋旁。不停,右掌自右助旁向前打出 右中拳。左掌向下回落,沿右小臂交错滑捋至左助旁。目视右中拳前方。

要点:上穿掌时要探背松肩,力贯指尖。

打出四六步中拳要出手为掌,点击到变拳。力由脚跟发, 通腰达背,贯通拳尖,沾衣发力,着力冷弹,放长志远。前手中拳向前击打,后手掌贴肋向后登肘,产生前后争力。配合脚底用力蹬地,后腿向下坐跨,头顶项领,空心下气。要上下协调,步到手到,一气呵成。

以下各种中拳要领相同、不再重复。

四、连环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向回撤成左高虚步。左掌同时翻掌,掌心向下,向后 , 捋带至左肋旁;右手也同时经回捋的左小臂下向上弧形击打出右上中拳,高不过眉。目视右尖拳前方。同时,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跟进落于左脚前,成右虚步。右拳同时变掌心向下并向回捋带至右助旁;左掌自左肋旁沿回落的右小臂下弧形向前打出尖拳。目视拳前方。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成四大步。左尖拳同时变掌心向下回将至左助旁,向后撑肘,掌心向上;右掌也同时自右肋旁经回捋的左小臀下向前打出右中拳。目视中拳前方。

要点:向后撤成高虚步时要吸跨带脚,重心稳定。向前打出尖拳时,要扭腰探背抖腕,打出尖拳要沾衣发力,着力冷弹。几个动作要上下协调,不可停滞,一气呵成。

五、跃步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回撤至右脚前,脚尖点地,成左高虚步。同时,右掌向前平穿,高不过肩,掌心向下;左掌掌心向上,与右小臂交错滑捋,回落至左助旁。不停,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腿跟进半步成高虚步。同时,左掌自左肋旁向前平穿,高不过肩;右掌则向后与前穿的左小臂交错后,把带至右肋旁。动作不停,左脚原地向上跃起;紧跟着右腿向上跃起,在空中完成提膝,向 冷前落成四六步,右脚在前。

在跃起时,右拳变掌,回捋至右助旁;左掌同时自左肋旁前穿,随向前上四六步右手打出右中拳,左掌则向回捋带至左助旁。

要点:脚下的步法与手法要协调配合,做到步到手到,步撒手随。跃步时,左脚跃起,右脚用力蹬地紧随着跃起,膝突然上顶发力。下落时,借惯性前落成四六步。此式二次中拳, 要探背松肩,放长击远。出入手要交错,做到三尖相对,步法轻灵稳定。

此式左右要领相同,唯手脚方向相反,可反复操练。

六、劈山中拳

左引手起式。

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四六步。右掌同时自口前沿身体中线, 直臂上举手头顶前上方,直臂下劈,掌锋向下;左掌也同时向内回收,与下劈的右小臂交错迎拍后,停于右肩前,掌心向外。

上动不停,下劈之掌随下劈的惯性下落,沿身体左侧划弧,由下而上向前,掌心向上反臂抡摔,到前方极限时,掌心向上向体右侧回落;左掌也同时由左肩前向前,于下落的右小臂下向前弧形穿出,掌心向下,高不过眉。与此同时,右掌回落停于右肋旁。右掌反臂抡摔与左掌前穿时,右脚回撤成右高虚步。目视左穿掌前方。

不停,右脚向前上四大步。右掌由右肋旁向前,于下落的左小臂下交错后,向前打出右中拳;左掌也同时向后捋挂右小臂后,停于左肋旁。目视右中拳前方;接上式,身体重心升高,左脚上前一步成四六步。左掌由口前沿身体中线直臂上举手头顶前上方,直臂下劈,掌锋向下;同时,右掌掌心向内, 与下臂的左小臂交错迎拍后,停于左肩前,掌心向外。不停, 下劈之掌随惯性下落,沿身体右侧划弧,由下而上反臂抡摔,到极限时。向身体左侧回落;同时,右掌由左肩前下落,于回落的左小臂下向前弧形穿出,掌心向下,高不过眉;左掌也同时回落,停于左肋旁。

此时,左脚回撤成左高虚步。目视右穿掌前方。继而左脚向前上四六步。左掌由左肋旁向前沿回落的右小臂下交错,向前打出左中拳;右掌也同时向后捋挂左小臂后,停于右肋旁。 目视左中拳前方。

要点:向前劈掌、反臂摔掌时,要立抡成圆,探臂松肩。 左右抡臂要转腰顺肩,不可有棱角。上穿掌时要探背松肩,放长穿远,力贯指尖。此式是连续四手的组合,整体上要连贯,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滞。

七、圈手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回撤成左高盛步。右掌同时经左肘下圈绕划弧外旅,掌心向上,掌背背屈到极限,向前下摔弹;左掌变掌心向下同时向下向后与右小臂交错滑捋后,停于左肋旁。目视右掌前方。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落半步。右脚向左脚的右前方上步,前脚掌应点地成右高虚步。左掌同时由左肋旁向前经右肘下圈绕划弧外旋,掌心向上,掌背背屈到极限,向前下摔弹;右掌掌心向下,与左小臂交错滑捋回落于右肋旁。目现左掌前方。

不停,右脚向前方上步成四六步。右掌同时自右助旁向前打出中拳左掌则掌心向下由上向后,与右小臂交错滑捋回落于左肘旁,掌心向上,向后撑肘。目视右中拳前方。

要点:圈手动作是祁氏通背拳的精华手法,要求肩、肘、 腕灵活和顺圆活。做圈手时,一动全动,节节贯通,达到肘如花,腕似锦,肩似纺车的意境。圈绕自己对侧时肘不可僵硬,圈绕的圈要大要圆。向前向下屈腕摔惮时,发力要狠弹脆快松沉,配合脚下步活,上下相随,步法要轻灵稳健。

八、爽肘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向左前侧横上一步。右掌同时经左肘、小臂下由内向 前向外在身前上方,旋转划弧一圈;左掌与右小臂交错后,掌 心向下搂按划抓一圈,右掌回落右肋旁。

上动不停,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四六步。左掌同时由前 向后捋带;右掌由右肋旁向前、与左小臀交错后打出右中拳; 左小臂滑捋右小臂后回落于左肋旁,掌心向上。目视右中拳前 方。

不停,右脚向右前侧横上一步。右拳变掌,掌心向下同时 回撤;左掌自肋旁向前经右小臂下,由内向前向外在身前上方旋转划弧一圈与右小臂交错后,回落左肋旁;右掌与左小臂交错后;掌心向下,搂按划弧一圈、同时,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上四六步。右掌同时由前后捋按;左掌由左肋旁向前与右掌交错后打出左中拳。与此一致,右掌滑捋左小臂后回落于右肋旁,掌心向上。目视左中拳前方。

要点:做爽袖动作时,两手同时运动,一正一反,在身前划弧舞动,要圆活,动作尽量做大,不可呆滞有棱角。做爽抽时要用腰背带动两臂。向前打左右中拳时,闪展步法及爽袖手协调配合,上下相合,体现通背拳术一圈一点的特点。

注:爽轴,顾名思义,即有如舞台上青衣甩水袖一般。

九、膀切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回撤,虚点于右脚左前方,同时重心下降,上体向左产侧倾倒。同时,右掌心向上,经左小臂肘下滚动外旋,弧形向 左前方穿出,掌心斜向外侧,高不过头;左掌同时内旋,掌心 向下、经右小臂回抽至左肋旁。目视右掌小指一侧前方。

上动不停,左脚向左前方上四六步。右掌同时内旋下落;左掌也自左肋旁向前,经与右前臂交错,迅速打出中拳;右掌则回抽至右肋旁。目视左中拳前方。至此,左中拳完成。

不停,左脚回撤。虚点于右脚左前方,重心下降上体向左侧倾斜歪倒。右掌同时掌心向上,经左小臂肘下滚动外旋,弧 形向左前方穿出,掌心斜向外侧,高不过头;左掌同时内旋,掌心向下,经右小臂回抽至左肋旁。目视右掌小指一侧前方。

继而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紧跟进步虚点左脚右前方,上体同时向右侧倾倒。左掌自左肋分经回落的右小臂时下滚动外旅,弧形右前上方穿出,掌心斜向外,高不过头。目视左掌小指一侧前方。右掌掌心向下,同时向市经左小臂回抽至右肋旁。

不停,右脚向右前方上四六步。右掌自右肋旁向前经与左小臂交错后迅速打出右中拳;左掌也同时回抽至左肋旁。目视右中拳前方。

要点:左右上穿做膀切手法时,要扭腰送肩,力达小指一 侧,同时要含胸扣膝,脚尖内扣,合裆与穿出之手要三尖相对。上体倾斜是膀切的独特身法,脚底应稳固沉实。第二次大步要配合手法,连贯协调,与最后打出中拳上下相合,一气呵成。

注:膀切技术是祁氏通背的精华手法,身法、劲法独特,步法多变,步内含腿,因篇幅所限,暂不细述。

以上介绍的中拳九势,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每势进行几十次的单操,细心体会动作要领及劲力,由慢到快,由简至难,持之以恒地锻炼,则能收到体用兼备的效果。

浏览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