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者心性空寂时无任何概念,无时空、主客、自他、物我的分 别,亦无任何情绪。如《坛经》慧能偈所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 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 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如这种情况,即梅花桩练功时的性同 虚空,这时练功者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是“心不染着”的,也就是不动任 何感情,如禅宗的“一行三昧”禅功一样:“于一切处不住相,于彼相中 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安闲恬静,虚融淡泊”,于行动坐 卧之中纯一真心,不染着于感知所得一切表象、知觉、概念。这种不染 着的无念之心,到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运用自如,成为自己对待生活 的一种自然的、根本的立场,这是一种解除执着、离念、自证自心真性 的练功方法。上述炼性的要求,也就是梅花桩文武大法中“性同虚 空”的要求,正如《性命圭旨》所说:修心要做长生客, 炼性当如活死人。梅花桩的炼性虽与禅宗的要求相同,都是要达到“性同虚空”的 境界,但是它们的炼法却不大相同。禅宗坐禅炼性,主要是以念止念, 以心治心;而梅花桩的炼性,主要是依靠武功的锻炼。梅花桩武功锻 炼一开始,就练形、练气、练神,内外兼练,因此也有治心、炼性的效 果。例如,梅花桩武功的动作舒展大方,自然流畅,连绵不断,一气呵 成。练功者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可以变得心胸开阔,性格爽朗,柔顺 随和,坚毅果断,而且能刻苦忍耐。梅花桩武功为了练神练气,应松肩 松胯、气聚丹田,使百脉流通,一切动作都以柔顺为上,出手使手都能 逆来顺受、舍己从人,在与敌交手时都是不顶不抗、闪化为上。当梅花 桩武功达较高层次后,不论练功或是技击时都要最大限度地否定自 我,要能做到凝神忘形。梅花桩的武功训练,也是一个以武治心的过程。武功训练中的一 切要求,除了能提高武术运动的水平以外,也有着练神练气、摒熄杂 念、修养性情的功效。由于梅花桩武功训练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根据 梅花桩文武大法的精神制定的,而且武功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 “里外无形无相,性与虚空相同”,达到浑元一气的境界,练成心中的 太极。梅花桩武功是以武治心的,开始练习时除了身体四肢、肌肉等感 到疲乏、酸疼等不适外,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杂念、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等,实际上这也是练功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例如,在练功开始前或 刚开始时产生的厌烦情绪,感到练功枯燥无味,总想快些结束,或感 到太累不想练了;对自己练功方法产生怀疑,感到自己没有进步,对 练功的前景感到茫然等。这些情绪和思虑都是练功治心过程中出现 的杂念、干扰、逆反的心理等,都是虚妄的假相,练功者不要认假成 真,应努力克服这些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摒熄这些杂念,坚定练 功的信心,努力坚持锻炼下去。处在这个阶段的练功者,坚持就是胜 利。当初学者克服掉种种逆反心理、厌恶情绪、杂念思虑之后,才能 享受到练功后的愉悦。禅宗在描写坐禅之后内心的快乐时说:“绵绵 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据称为世间乐中之最。梅花桩 文武大道当练至“里外无形无相,性与虚空相同”时,头脑清新、心胸 宽松、动作遂顺、脚步轻灵,懂天时、知地利、得人和,为人处世随心如 意,这时才真正感到其乐无穷呢。实际上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精神 上的充实,肉体上的和谐,都是任何物质享受难以比拟的。从现代科学观点来看,梅花桩练功的目的主要还是开发大脑潜 在的功能,使人获得“无不为”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通过文武大道 的修持,是可以激发人体特异功能的。作者与路遥教授在调查梅花拳 历史中就亲眼所见,各地许多著名的梅花拳师,不仅武艺高强且精通 文理,善用阴阳八卦,能行医治病。他们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 但体健神旺、思路敏捷,能审时度势,且有一定的人体特异功能。因而,梅花桩文武大道修持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揭开人类自身的 奥秘,使人类自身获得最大的解放。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东方文化肥 沃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梅花桩文武大法,确是一把解开这一旷古至 今最难最难问题的钥匙。作者在《中国梅花桩技击大法》一书中就已提出,梅花桩武功具 有四大功能,即强身健体、技击制敌、治病救人和开发智慧。这四大功 能的每一项,都有丰富的内容和极大的现实意义。本书所讲的梅花桩 文武大法,是梅花桩文武大道的修持、武功锻炼和文功修养的理论基 础和指导思想,也是一切梅花桩功法、练法的基本精神和依据。本书 的内容,是学习梅花桩文武大法的人的教材,也是欲了解梅花桩功 夫、学习东方传统文化的人的重要参考材料。第七章拳法无边,包罗万象第一节绝手乳拳皆包藏其中《梅拳秘谱》说:梅花桩拳法细微精妙,深远博奥,望之而无津涯. 究之而无底蕴。”又说,拳法之变化“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 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三 光。”梅花桩拳法,不论是它的初级基本练法,还是高深莫测的深层武 功,不管是它的应用,还是训练,都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和丰富多彩 的内容。梅花桩最基本的武功称为“架子”,由桩步五势及行步三法组成。 桩步五势即大、顺、拗、小、败5个姿势,它们与金、水、木、火、土五行 相对应,又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相互变换。学者练习时,除大、 顺、拗、小、败5个姿势固定不变外,桩步五势之间相互变换的方法是 千变万化的。行步三法为:摆法、撤法、扎法,练功者先学一种行步三 法的练法,待熟练之后再学其他各种各样的练法。“架子”是梅花桩武 功中练形、练气、练神的基本练功方法,由于它在桩步五势的变换和 行步三法的练习时有无穷的变化,也使“架子”的内容和练法丰富多 彩,无穷无尽。“八方”是与敌交手时应用之步法,要单独训练,它包括大八方、中八方和小八方。“八方”的练法是:小八方落三点.中八方落五点.它 们都有定手定步,一定的动作。大八方落乱点,无定手定步,也无一定 的动作。上述“八方”的练习中,都可包含疾、箭、蹿、跳,左右扎头•左 右翻转等。“八方''练熟后可在“架子”的变化和“成拳”的练习中应用。“成拳”为抓、拿、摔、打对练的拳路。它的拳路也和“架子”一样. 按四门八方路线练习,只是在每个方向(或称角)上原来练桩步五势 的地方,现在练一套抓拿摔打的成拳对练。另外,在行步上角的撤法 或扎法中,也各有一手抓拿摔打的成拳对练。所以,在一趟成拳中,共 有13手抓拿摔打的成拳对练。“成拳”是比“架子”更为高级的练法,它有更明显的练神、练气的 功效,特别是通过它独有的“喂拳”的训练,不但可以学会抓、拿、摔、 打的具体动作和招法,还可训练灵敏的感知能力,学习梅花桩拳法变 化中的战略战术和孙子兵法的谋略。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成拳”的训 练,把握拳法变化中“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契机。“拧拳”是比“成拳”更接近技击实战的练法,虽然它也在四门八 方拳场的各个方向(角)上练习,但它已不受“架子”的上角行步练法 的约束,而且对练双方已不再“喂拳”,已是“见手使手”、“见劲使劲借 他劲”了。上述“成拳”和“拧拳”的 变化都是无穷无尽的,仅作 者自1970年以来已教过10 趟成拳、近600多手抓拿摔 打的成拳对练。成拳是抓拿 摔打技击方法的宝库。器械。梅花桩武功的器 械多种多样,其练法也丰富 多彩。器械的种类除刀、枪、 佥h棍等常用兵器外,还有许 多奇形怪状、用法特异的稀的四门八方路线在各个方向 (角)上单练和对练各种器 械。例如,八方刀、八方枪、铛 叉过大刀、大刀过大枪等,这 种练法如同“架子”、“成拳” 一样,它的内容是可以变化 的,不像套路一样其动作和 姿势是规定死了的。

浏览1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