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将人类社会分成三 个大的阶段:蒙昧阶段,野蛮阶段和文明阶段。全面地提出了社会进化的理论,阐述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楚国从成长到灭 亡的整个过程,都处于亨利-摩尔根所说的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其最大的特 点就是血腥地屠杀与战争。在这个时期,武技成为人们获得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之一。楚族虽然从重黎(祝融)开始就始终处于华夏集团的统辖之下,但其实力始 终都是在发展的。“至夏晚期,即孔甲以后,由于夏朝腐败衰落,‘诸侯’纷纷叛 夏,楚也随之叛夏。”①夏桀时企图扭转这一局势,并四方征讨。今本《竹书纪年》 载:“帝癸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帝癸即夏桀,当夏桀准备 讨伐荆楚时,荆楚慑于其威势,重新归顺夏朝,即“荆降” o然而夏王朝的这种回 光返照,并没有维系多久即土崩瓦解Q《史记・夏本纪》日:夏末,“汤修德,诸侯 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J由于楚是重 新归顺夏不久,商汤又是初有天下,加上荆楚的实力当时很雄厚,所以荆楚没有 和其他诸侯一样"皆归汤"。于是就有了 “汤献牛伯”的故事流传至今。据《越绝 书-吴内传》载:“汤献牛荆之伯。之伯者,荆州之君也。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 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愧然日:’失 事圣人礼。’乃委其诚心c此谓汤献牛荆之伯也J “伯,古与霸通。荆伯当为江汉 地区部落联盟集团首领。”②汤因为初有天下,荆伯又有相当的实力,所以对荆楚 采取羁縻政策,荆楚因受感化而归服商汤。但据《史记・殷本纪》载,商王朝自仲丁以后,“弟子争相代立”,曾一度中衰, “于是诸侯莫朝”,其中可能也包括了荆楚。后来商王盘庚在迁殷之后,使社会逐 渐稳定,国力开始上升,于是各诸侯国又都开始向其朝贡。然而,此时的荆楚仍 然蔑视商王的共主地位,不愿臣服。到商王武丁时,商王朝国力更加强盛,商王 武丁对荆楚蔑视其共主地位极为不满,于是亲率大军征伐,并深入荆楚腹地,重 创楚军,大获全胜。在这次战争中,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死伤被虏者甚众,所以 元气大伤。商军所到之处无不归服,使楚在江汉地区苦心经营的荆楚联盟土崩 瓦解。在此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楚人都衰落不振。弱肉强食是当时司空见惯的。荆楚在受到武丁征伐的重大打击之后,元气大伤,有的在中原,有的在江汉地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缓慢发展。直到商朝 纣王时,因纣王无道而导致其众叛亲离,统治出现危机。而在此时,一直臣服于 商朝的周族势力却日益强大。其君周文王招贤纳士,争取诸侯o此时的楚族则 在一位极具智慧的首领鬻熊的率领下,利用商王朝自顾不暇之际,再次迅速崛 起。《史记・楚世家》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日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 卒。”唐人逢行圭在《鬻子序》中也说:鬻子“年九十,见文王。王曰老矣!’鬻子 曰:'使臣捕兽逐麋,己老矣;使臣坐策国事,尚少也。'文王师之。”鬻熊在周事文 王,也就是担任了师的官职。其职能就是坐策国事。与此同时,其子熊丽则仍居 楚地,率众进一步开发荆楚之地,其综合实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荆楚一直努力希望能从一个氏族集团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得到周王朝承认的 诸侯方国。“鬻熊子事文王”,只是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经过楚人几代人的 努力,到熊绎之时其目的才终致达成。《史记・楚世家》载:鬻熊“其子曰熊丽,熊 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 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此时的荆楚从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氏族集 团,终于成为合法的诸侯方国,具备了进一步开疆拓土的资本楚在建立诸侯国之初,国力虽然令人不可小觑,但仍然谨遵其方国的礼仪, 向周王朝进贡纳礼。到熊绎以后,其子熊艾、其孙熊馥时,楚人开始对周王朝有 藐视之举而导致周朝不满,于是周昭王亲率大军于昭王十六年、十九年两次大规 模南征荆楚。但征伐并不顺利,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据《帝王世纪》说:“昭王 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解,王及祭公俱 没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游振得王,周人讳之。”王逸《楚辞・天 问章句》曰:“昭王背成王之制而出游,南至于楚,楚人沉之,而遂不还也J《初学 记》卷七地部下《纪年》曰:“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由此 看来,周昭王第二次南征虽然从兵力上大大超过楚军,但并没有取胜。从以上两 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楚军在周昭王率大军压境之时,避其锋芒,佯败。而是在汉 江设下圈套,当周大军返回时,船人向周昭王进胶船,当船行至汉江之中时,胶船 散解而致使昭王溺毙于水中,导致六军震惊而大乱,并互相拥挤,最后俱损于汉 水之中。六军俱损可以说死伤无数。据(周礼・夏官-司马》载:“凡军制,万有 二千五百人为军。”仅此一役,周军就死伤七万多人。而楚人在其整个发展过程荆楚武术溯源中,不论是最初的奉命征战,还是开疆拓土的主动征战,还是被迫反击的自卫战, 可谓是家常便饭。战事频繁至大大小小的战役难以计数,其血腥程度是可以想 见的。用血流漂杵形容其残酷,并不过分。当然,我们从上述战例分析,并由此 可以看出,楚人的军事实力的强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楚人在用兵谋略上的 不凡。至周夷王时,王室衰微到无力控制诸侯国的地步,天下由此而大乱。当时的 楚君是熊绎的第四代孙熊渠,是一位极具开拓精神又勇武善射的国君。他抓住 天下大乱的发展良机,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史记・楚世家》说:“乃兴兵 伐庸、杨粤,至于鄂。”征服了邻近的许多方国和部落,并将所占领的地区分别封 给他的三个儿子去统治。封长子康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勾亶王;中子红在今湖 北云梦一带,为鄂王;少子执疵在今湖北大冶一带,为越章王。至此,楚已成为了 当时一等一的大国。楚国的迅速发展,使周、楚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但自从周 昭王南征之后,楚人注意保存实力,无论是对周厉王还是周宣王,均采取妥协的 政策,尽量回避与周发生大的军事冲突,始终把重点放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上。以至于后来周朝史伯预言:“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 蛮芈蛮也,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国语・郑语》)事实上,楚国的发 展趋势已不可遏阻熊通为君之时,楚国国力蒸蒸日上,但其封号仍为子爵。按周代的五等爵制 公、伯、侯、子、男算,楚君的爵位仅在男爵之上,比许多小国国君的地位都低微。 因此,熊通想从周天子那里获得正宗的比子爵更尊贵的封号,但周天子不答应。 熊通对此非常恼怒,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 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J (《史记・楚世家》)于是,在公元 前704年,熊通于沈鹿(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召集诸侯盟会自立为王,称武王自 此,楚国开始了大规模地灭国计划。其东征西讨,使楚的疆域扩大成西有黔中、 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陵之塞、郁阳。为地方五千里,带 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号称“天下强国”支荆楚的进一步强大,都是建立在占领其他氏族集团或国家的领地的基础之 上的,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的。楚在统一周边的一些弱小氏族或国家时,除了使用荆楚武术与竞技战争掠夺外,还采用一定的高压与示威政策,迫使对方放弃抵抗而归顺成为荆楚 集团的联盟成员。楚国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意欲独霸天下的意识。 楚武王更是明确表示“欲以观中国之政,(《史记・楚世家》)在楚国强盛时期, 这种愿望的外在表现尤为强烈。在长达五百三十多年的对外征讨中,先后灭国 六十一个。其中,西周末年灭国一个,春秋时期灭国四十八个,战国时期灭国十 二个。当然,这还不包括楚国所灭掉的一些小国。正是这种战争的磨砺,使楚国 上下深明国富、民强、兵勇的重要性。正如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在其《管子• 治国》中所说:“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所以尚武强国长期都是 楚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楚国国君常用先祖“隼路蓝缕,以启山林”来教导国人 与官兵奋发图强C

浏览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