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久氤意,化作水火土。水发昆仑巅,四达注阱谷。静坐生暖气,水中有火具。湿 热乃蒸腾,为雨又为露。生人又生物,利益满人世。水久澄为土,火乃气之焕。人身小天 地,万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质,总是气之余。本来非我有,解散还太虚,生亦未曾生,死亦 未曾死。形骸何时留,垂老后天地。借假以修真,超脱离凡类。参透洗髓经,长生无尽期。 无假不显真,真假浑无际。应作如是观,真与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谁能分别此。注解:禅门四大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是构成物质的原始属性,世界万物都离不 开此四大的元素,所以名为四大。地大是构成物质的坚固体,水大构成指物质的液态体, 火大是构成物质的温暖性,风大是指构成物质的气流性。

以人而言,筋骨皮肉是属于地大,血液精涕是属于水大,体温暖度是属于火大,呼吸气 流是属于风大。人身是由这“大四”物质构成。也将因四大种的分离而消失。人根本也 没有一个实体的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空不等于无,无也不同等于空。如身体是眼 前的实体,而体内五脏六腑气血流通,不都是要在空中才能运行的吗?这就是真空不碍行 妙有的一真法界。若有人身体内部长实了,他的生命肯定无法延续。妙有真空和谐共处 方能四大调和,百病不生。若四大任何一种元素不调,都会引起百病丛生。四大有病,观心息念觉察动病源;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敌违,故有病 患。坐禅之法,若能善调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化;若用心失度,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 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生命 虑失。生命之识在于心,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 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既然物质皆是“四大”和合所成,也就无所谓“我”的独立体,所以禅门讲“无我”“我”只不过是上述地水火风四大的暂时组合体。人身上的细胞每刹那都在生灭变化着, 随着新陈代谢身上每秒有多少万亿细胞生,又有多多少万亿细胞灭,我们有觉察到吗?生 命的本体只不过是由无数个生物菌体的生灭变化下所呈现的“我”之相。时时刻刻它都 在变化,到底哪一秒是“我”呢?功夫在动静刚柔变化中,身心观照着四大的起伏,若没有借暂时假和的身体去修行, 大道就不会显现。肉体的假聚和道气的自性真如在修炼中是契二皈一。没有对立分别 的。所以,应当如是认为:无形的真如和有形的假具有同一法性。色即空,空即色,精神与 物质在修炼中达到圆满一如,即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之真理。最终到达圆满寂 静的生命彼岸。

第四节 善恶念力补泻功法身心的和谐不离八识田,念力决定执行力。刹那念头的变化决定着身心平衡度.如 六祖慧能大师讲:“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若能于一切处,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即人道体。补法善念增长是正量场的聚增:善念持恒气血畅通,筋脉顺物,磁场电波增强,浊气 邪戾自然降服转化,新陈代谢适量增减,红外气场增大,邪寒之气自然趋避。光量聚养,一 念善力全身百万亿细胞同时互爱感恩,和谐共进,精进不懈的勤守岗位,健康自不用外我 之担心。故善念是补法,善念是修行,善念是功夫。泻法恶念(贪瞋痴)的增长是正量场的俱减:一念瞋恨起,火烧功德林。可见恶念破 坏之迅捷。千日功德毁于一旦,百日健康促于一时。万不可不知恶念的杀伤力,不但伤害 他人,更是损伤己身啊!如逆水行舟,行进过半,泄气而不前进只有后退。当下的身心和 ,谐全紊乱,气脉阻碍,岂有不泻之理。如本一国有两军见面,不自相识而相互起恶念,自然 会起内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恶念时气场聚减,磁场光量暗叹,万亿和善细胞也 随之变质转化,善恶不分,好坏不明。最终四大不调而归元。故恶念是泻法,能泻身心万 物之功德,能泻暇满之人生。不得不明察。补泻之法不需任何世间之物质,全明一身心。一善恶念头即已补泻。并非饮食的摄 取或医疗的救治,皆属已兵,悔之已晚。生活中如能在音乐、书法、下棋、提水、浇花、行住 坐卧中和谐心性无不是养气,无不是养生。

禅门心法在禅门尤其重视日常功课训练,视离开生活无道可寻,离世间觅菩提,犹如寻兔角。 行住坐卧皆在功夫范畴,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力牵引遇境修心,显得尤为重要。《二人四 行观》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 曰祖。在习武修心间能处处安住不动心之当下,不被境界所系牵,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妙如真性不在外求,即在自心,能在复杂的动静中遨游缘起性空之真理,即心即道,不外是 言。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人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谓是方便有多门,归 元无二路之理。经咒佛号是三世诸佛的法身舍利,其妙力加持不可思议,持经奉咒,摄心 理气,通气舒筋,理脉降浊,此中养生是上上之内功啊!并能时时当下与三千大千世界的 贤圣同体共念,殊胜之加持力如:“一人做件事难,百人做件事简,千万人做一件事易。”借 由功夫之无线电波接收器,尽虚空遍法界的能量源都在,只是我们的颠倒妄想分别执着而 障碍遮蔽住了,所以不得自在运用。通过功夫之舟航,促使我们挖掘开发出自性潜在的三 学宝藏,如能坚持以下功法修精进必定成就。在生活中要学会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 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见色有见 色性,不着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 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地 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 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 动,从一地狱利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 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观心论云:一为净戒洗荡身心如清净水洗诸尘垢。二谓智慧观 察内外。犹如然火能温其水。三谓分别简弃。由如澡豆能除垢腻。四谓真实断诸妄语。 如嚼杨枝能消口气。五谓正信决无疑虑。如灰磨身能避诸风。六谓柔和诸刚强。由如苏 膏通润皮肤。七谓惭愧悔诸恶业。以此修行功德成就。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 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 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 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 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于水;为三毒所烧,即 名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 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 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 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麟;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 戒外。灯者,觉正心觉也,以智慧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 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灯火常然。如是真如正觉灯明,破一切无明 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明明终不尽。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 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 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浏览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