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斯。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 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指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晚夕功课 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了 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 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观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 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 毛未落地。如何知见离,得了涅槃意。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蜗角大千界,蟆眼纳须 弥。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须 俟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觉空虚,正宜纳清煦。朔望及两 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常惺惺不昧,莫被 睡魔拘g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和护保身,恶历宜紧避。 借假可修真,四大须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造化生 成理,从微而至著。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久久自圆满,未可一蹴至。成功有定限,三 年九载余。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 在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待报四重思,永灭三途苦。后人得此经,奉持为宗旨。择 人相授受,叮咛莫轻视。
注解:如是我闻是诠释佛法如同佛亲口所说的佛法真谛,从原文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易筋洗髓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传授给须菩提,后来长期在佛家内部代代相传,最后传到 了达摩祖师手里,由达摩祖师携来中国的佛家经典。当时印度和其他国家由于国家之间 的争斗也是提倡以习文练武来安邦治国,佛陀时代的释迦牟尼年轻时是位武功盖世的王 太子,其门下弟子也有不少武术高超的王子。《易筋洗髓经》中包含了佛教大乘佛法思想 和古印度瑜伽修行的内容,释迦牟尼对佛弟子的传心口授,系统完善将佛法和修习瑜伽行 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其弟子和信徒们更相传授。直到以后佛教内部的流传过程中,历 代宗师对其有所增益,故发展成现在的《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作为调理四大的“易筋”功夫,修炼圆满,方能着手“洗髓”功法的探秘、,白天劳作动态 的事情即是易筋功夫的真实写照。夜间禅修悟道静态的行持法门则是洗髓功静夜的修学 警钟,好以此作为修道者的提策警示,与世间道业精进无任何妨碍。修炼易筋洗髓功夫, 昼日要滋养色身,维系暇满生命以报四重恩行化参道积资粮而奔劳,待夜幕降临时,总结 一天的道业,静思息虑,反思回向。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从动人静的时刻到了,参禅办 道,念慧修福,精进不怠。逐渐进入深夜时,众人酣睡,唯我独觉,此时便可以禅修加行练 功咯!俗世间的人们都已进入甜蜜梦乡,并且随着梦境颠倒善恶,不知道趣°大家都被妄 想执着蒙蔽了慧眼,没人敢面对无常生命的短促与梦幻,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啊?唯有明 白人生大道的少数智者,时刻警惕着无常大鬼的不期而临,哪敢丝毫懈怠啊!精进精进再 精进,早日了脱娑婆的窠臼。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去年如昨日,昨天如今天,昼日不 复返.故世尊在《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众善 应如是观察啊!再看看身边的道友、同参、朋友、同学,现在已经有很多位都已经不在啦! 全球在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怨逼、车祸、毒品等情况下多少生命不甘心的被无常大 鬼勾去了啊?这样的五浊恶世快快修行啊?可能下个无常就到我了,它的到来不会因为 你富贵贫穷而推迟、不会因为你是官商名人而放慢脚步、更不会因为你种族的优势、皮肤 的颜色而延缓速度,不会的。无常的到来是无声无息、无来也无去的,就是存在于空间里。 各种事实,令我反思:会有跳出三界火炕的办法吗?如果有在哪里呢?如何能使身心究竟 彻底圆满具足福德智慧的资粮呢?父母、师长、朋友、社会等十方的恩德尚未答谢回报,福 田不满,倒漏粮仓,远军跋涉何能胜利。故《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 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不辨因缘的善恶、好坏、情感、事物,种种的恩怨还未脱 离,我们甚至对三毒(贪瞋痴)的习气还不能尽对治,对无上圆满正等正觉的大圆通智慧 为登堂入室,更没有跨越生死的鸿沟与寂静涅槃相依相偎。
静静的洞察世间万物,发现自然世界生命长河中,无不印证了《佛名经》所言:人我躯 体的存在,是一个五蕴积聚的结构,除了肉体色身以外,其余四蕴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 在结合体。此中观念愈来愈被今天科学所认可,宇宙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跳不出卵生现象、 胎生现象、湿生现象、化生现象此四种。是指三界六道众生四种类别。无论是依托卵壳出 世众生、或是母胎出世众生,还是因湿潮出世的众生,还是依附业力无需受生而自行化生 的众生,借着自己的生存念力,就可产生,如诸天和地狱处众生。无论有物质形体与无物 质形体,无论有心识无心识的众生,都要使他们跳出三界轮回,到达涅槃彼岸的究竟。障 碍迷惑众生的根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此六根经常被色、声、香、味、触、法六 尘所颠倒迷惑,而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本相、自性。用有色的眼睛观看事物,辨别事物自 然与道背弛。若和光同尘、离相绝尘修持大道,则进入法海堂奥的境界里。《楞伽经》云: “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 土净。”因缘和合大道而育人,善恶本自招揽,天堂自行建、地狱自行挖。资粮乘车费用的 多少,就决定你从此岸到彼岸的路程有多远。如果拿当下是地狱火炕做比喻,地狱、饿鬼、 畜生、人道、修罗、天道。画面如放电影,上部电影反映的精彩度决定着下场电影的票房。 而第一部电影的结束也刚是第二部电影的开端。以前的行为资粮决定着过后在六道那个 地方下车的命运。福慧资粮位少的,无法出离苦海,只能继续受业感果。正如经云:“圣人 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遗教经》云:“但制心 一处,无事不办。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 处「皆因不修戒定慧增长贪瞋痴缘故,于人于事无利不做无争不干,修心养性是别人的 事,积善修福耳所不闻,更不会随喜赞叹、规范道德思想、包容厚德、身心净彻、智慧圆满。 不能通悟世间道理,何来成就出世间大道呢?所谓人成则佛成。佛即内心,但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心境改变了,就能用悲智愿行的眼光来洞察事物, 笃摄六根,眼根就不会被贪欲拉着跑。关闭内心无明烦恼,就懂得抉择善念恶念的得舍, 如此方能寻找到大道的轨道未成佛先做人,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从 理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身心静定,福慧圆融,需要用真理的眼光来洞察事物,悟入宇宙之 本然。
若世间人都能了解生命的无常幻化,所见到的听到的只是物质借助声波传递的信号, 而不是所谓永久的善恶好坏,都是被骗的乘客,没有主宰的主人。常人无法见到,认识到。 常人所观的世界是宏观的物质世界,属现象学。禅者观察的世界是微观的、多维的、众物 质因缘暂时和合的假相世界,是属本质学。常人用有色之肉眼,禅者是用慧眼法眼。一沙 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个沙粒上就有一个世界,一个树叶上就有一尊觉者弘法利生累劫 的世界,所谓真空不碍妙有。诸空间物质是没有障碍界限隔阂的,此世界彼世界、此空间 彼空间的生灭转化是生不曾增、灭不曾减的,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一滴水中就拥有宇宙 自然真理的全部。无奈世人颠倒如醉,不懂得认识本心。暇满宝贵的时间浪费流失。沉 沦于无常娑婆的生老病死,无有边际不可自拔。
禅门先圣具有大悲智愿行之心,通过历代祖师大德修道实践总结出来了这部《洗髓 经》。修炼此“洗髓”功法,需要循序渐进,待易筋功法完全悟透明了,方能深入体解洗髓 之堂奥°终日夜更物静之时,劭趺盘坐,宽衣解带,双目微闭,含光内视。保持自然呼吸, 渐行呼吸深长绵柔。当胸腹间感觉空际无物人我浑然一体,就适宜将光亮反视内照,微微 反照,似有意,实无意体内能量的产生、积聚、运行、收藏和自然现象一样有规律。如月 亮、初一的月牙半边光,待到十五日时它方圆满。初八、初九,月光是由缺到圆的渐长过渡 时间,二十三、二十四,则又是由圆渐缺慢慢消失的过渡例如二十四节气,春分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阶段,秋分是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时期,夏 至是阳极生阴,冬至是阴极生杨。太空中的恒星运行规律也是这样,太阳、月亮地球的运 转规律,千万亿年亘古未变,有丝毫相差,就没有我们生存的条件。这些皆是自然规律,练 功也应该完全顺应这种自然规律,在行功中,子时为养生之时,午时为阳盛之时,卯时为阳进阴退之时,酉时为阴显阳隐 之时,子午取静是顺其自然,卯酉取沐浴仍是顺其自然。在练功中顺其自然要有顺其自然 的方法。这在古代的功法中是不外传的。既不外传,故示隐语。非并刻意隐言,因言语道 断,不可说不可不说,禅机就在其中。故修炼路上,必得师父一心传心,心传口授,日日精 进。或有大利根器者,可从功夫中悟,入门仍须有师父引导。练功的获益多少,好与坏、大 与小、全取决自己。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退人心则存道心,存人心则退道心,心中几分道心,便 有几分道业。只有人心化为道心,才能炼神而达人缘起性空真我不二之境界。要达到形 睡意不睡的状态,如鱼不合眼睛般精进,不被睡魔所俘虏。夜夜保持这种状态,日日不怠。 只有腹藏身心不被负担方益练功,日常亦不能餐饮过饱。行坐皆不适,更不利于内气循 环,醉酒、饥饿也不利于练功。只有身心都处于和谐静定、谦和广纳下对身心才有利。此 外,身心不适,心情不悦,气候,环境不好等下都不利练功。对此要当避则避、调整方法,圆 满功夫。
身心与练功关系如此关键,因此,尽管身体是自然界四大的幻化体,暂可成为假相,但 是此假则是大道之真所产生的。假不等于无,不等于空,所谓真假不碍妙有之故。假与真 是相互依存关系。要修真,还必要借于此假相,因此四大假合的身体一定要爱惜好,使其 暇满圆通,却在使身心时时保持调柔安和。若不行此道,处处逞强好胜,则必然招惹灾祸。 身体对于修道者而言,就像渡河用的竹筏,没有它不行。到了岸边,方把它舍弃。造化生成之道,《洗髓经》从最细微到最显著之地,可谓将修道的机密都告诉世人了, 练功者要靠精进不断,循序渐进的实践中寻思体悟。洗髓的功夫是慢慢修出来的,并非一 步登天。虽说修学过程漫漫,但是人道者早已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界限。一般方法得 当,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十二年便可入门,大致不会越过此限。纵横自在,毫无挂碍。这 时,或隐或显弘法度生就具备功德力,时空与念心,物理任你变,生命中所受的一切恩泽无 一不可报,修道经历的艰难困苦此时已全了了。后人得到此经,期望能奉持为修道的宗典。必须择其善良忠正又一心向道的人传授, 吾这番叮咛千万不能轻视啊!
浏览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