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兵法、拳术并重的时代,孙膑或许也有可能习练武 术。然而,孙膑师从鬼谷学习“通背拳”,并且自成一派,编创孙 膑拳,则却无从查考了不过1991年,《中华舞史研究》1—2期载《孙膑拳精华》 说,清末山东省荏平县张景春传下孙膑拳。师祖张景春,自幼 习武,四处游走,经商为业广结天下英雄豪杰,与人切磋武 艺,常以孙膑拳致胜,在冀鲁一带赫赫有名。其毕生仅授徒三 人:大弟子张金岭,二弟子魏金凤,三弟子杨金栋,即杨明斋杨明斋,字廷栋,孙膑拳门派排行“金”字,武学名为杨金 栋(1882——1941)山东阳谷县阿城人(今山东省东阿县)。杨 廷岳是其胞兄,高作霖、孙文宾、孙绍棠是其弟子。杨明斋先生 在中国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特技第一名。1928 年建“青岛国术馆”,馆址青岛市广东路一号。杨明斋在国术馆 任职期间,择徒授艺.使孙膑拳自此在青岛传播开来,故青岛有孙膑拳市”之称杨明斋是一位爱国武术家,他投身于抗日战争。民国三十 年(1941年)七月,在河南省永城县罗寨战役中为国捐躯恩师孙文宾,学名孙鸿梓,生于1899年12月18日,卒于 1978年5月14日,原籍山东省黄县城关镇。七岁在家习练六 合螳螂拳,后至大连从著名拳师刘多山学七星螳螂拳。又在烟 台跟张太原拳师精练八年少林长拳,193。年应邀来青岛跟杨 明斋研习孙膑拳法。孙文宾老师,一生从事武术事业.传授中 华武术,培养出大批武术人才。解放后,任青岛市武术研究会 主席,1952年,青岛市首届武术比赛运动会,其为大会主席。 1953年11月,成立国家武术队,他是队员,获第一次民族形 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奖。1954年3月,在国家民族体育班.任第 一任武术教练,成为国家武术队的第一个专业教练。1957年 回济南,担任山东省武术协会主席、武术高级教练等职。孙文 宾老师在青岛授拳时期如下1938年,在台东区德盛路26号院内授拳,其间主要弟子 有张孝宽等人。1942年,在潍县路、四方路附近教场授拳,主 要弟子有张万福等人。1947年春,在东仲家洼操场及南仲家 洼寿康里后院授拳,主要弟子有孟宪堂、孟宪珠、孟宪书、张万 福等。1949年,在北仲家洼小学操场传技,又有新徒白梓恩 等。1950年,在台东六路小学小操场,所授弟子有:刘峻缓、刘 振厚等。1953年,在市北区大庙山授徒有于东明、于恩庆、于 永顺,曲天武等从其学艺,1975年至1977年孙文宾老师在青 岛疗养期间,又热心传授自己终生武艺。其间除孟宪堂、刘振 厚,还有一些老徒弟受益匪浅现在,孙膑拳在山东济南、聊城、荷泽、安邱、曲阜、明水、 淄博、莱阳、莱西、烟台、青岛、德州,及湖北省沙市等地,和国 外的日本、美国、德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处,已经普遍流行。台 湾更为盛行孙膑拳。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专门设有武术课,内 有孙绍棠教授传授孙膑拳大、中、小架和其他武术套路孙膑拳是流传于山东的主要古老拳种,也是全国稀有拳 术。他在演练上和击法上都独具一格,朴实无华,结构紧凑、攻 防显著、弹簧劲力、发鞭梢劲,螺旋手法,采取打架统一方法。 故具散手、武术精华之特点孙膑拳创始于何时,至今各说不一,但共同认为由杨明斋 先生流传至今无异议见孙膑拳传递系统据记载:“杨君精于大小架子拳术,此拳流传极少,即北方 亦不多见。显技时,须衣特殊之长袖衣,又精于孙膑三百六十 手”。故后人又称孙膑拳为“长袖拳”。孙膑拳吸取武林各门派 很多击技特点,运用《孙膑兵法》“内得民心,外知敌情”、“必攻 不守”、“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等理论。 加上在战略上运用“空、证、虚、实、晃”在战术上用“速、巧、软、 绵、小”的技法。所以孙膑拳又称“精华拳”、“散手拳”等。但总 起来,还是借战国军事家孙膑之名,称孙膑拳为正宗(一)练法:三节胳膊二节腿(上下肢灵活),鸡腿(轻翔、安 静),龙腰(矮健、灵活),鹰眼(敏锐、精神),猴相(机警、敏捷), 象鼻拳(肱长突出、击远)。独立相似燕,发拳拧绞缠旋钻,拳出 瞬时即放松。起如风,落如箭,迅猛刚烈,打巧劲.刚柔精济。在 路线上,采用行拳在一条中轴线上,直来直往,进退起落、转折 全在一条线上进行,以走圆弧来概括,动作走弧线,圆中带方 (直),方中带圆(柔的走化),刚柔相济练时还须注意,拳法自然,脚步雄健,精神、意识、气力要 集中,招熟心要活。攻防进退以侧身为主。步法,逢进必跟,即 “进之则逾长”抢占彼方有利方位,取有利自己之攻防形势。后 退必撤,在跳跃后退中,后脚一落地,前边一脚必须向后拖带 半步,即“退之则逾促”,也就是退缩的更短些。(二)手法二十四字:崩、弹、钩、挂、点,缠、挑、碰、劈、截, 拉、抄、瓦、擂、捷,抓、掏、封、砍、摆,旋、捅、钻、堵。(三)腿法十二字:踢、蹬、踹、挫、截、踩、扫、摆、拱、碰、挂、 播。(四)打法:蹬弹劈打带捋式,双手搁捶反顶碰,累搁捆击 崩截磨,三中五形,五脏六腑,三十二经络、七十二腕骨,三百 八十月运用拉上线,打上桥,就地取材,变化无穷招。有“一着成 熟,百战不殆”,“轻易不动,一动就中”,走内点击彼方筋骨、穴 道的要诀故日击技法——不招不架迎面直打,你打我也打,走内不 走外,摇肩折身,灵活智变,进而求直,攻防合臂,手脚并用,出 手即发,一发连发,上下协调,三出而一主。发长冲拳,靠身短 手,手手相连,侧身对敌,发鞭梢劲,迅猛刚烈歌云:出入起落未求实,行走闪打无定势。见机行智多巧 变,万万未要僵化式孙膑拳风格概括为:行拳出手顺达流畅,手足并进力逼四 稍,结构严紧有循尚好,风格独具尤为重要孙膑拳传统套路有基本功法,单手练,大架,中架,小架. 捶谱,六十手和孙膑拐。为了把孙膑拳普及开来,使其体系趋 于完备,根据《孙膑兵法》,综合武术各派要点并吸取其部分套 路,除本书介绍的一路孙膑拳(埋伏),一路孙膑刀(四封)路孙膑剑(子午),一路孙膑棍(迎门),一路孙膑枪(五虎),一 路孙膑日月燕翅圈,一路孙膑钺外,还有其余的套路未作介 绍,这将在今后再版《中国孙膑拳》时,进一步补充完善。现把孙膑拳体系中的其它几路拳法简介如下四路孙膑枪(岳飞)⑥二至三路孙膑日月燕翅圈⑦二路孙膑钺⑧孙膑器械介绍十八般兵器中的九种: 棒、铁尺、钩、流星、鞭、铜、锤、斧、叉孙膑拳手法孙膑拳同其他拳术一样,具有自身的手法、掌型。手为身 之矛,攻人之锐,防身之盾。攻防都依两只灵敏、锐利的手,手 在拳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法二十四字,已在“孙膑拳拳理”列 出。下面分述孙膑拳掌型及拳型。其掌各部名称如图1侧劈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掌腕微屈,掌心向侧前 方,力达掌根。主要用于劈击对方正推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掌指向上,掌心向前, 力达掌心、,主要用于推击对方插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掌指向前,掌心侧向,掌 腕伸直,力达掌指。主要用于插击对方胸腹肋部托掌:也称仰掌,掌指向前,掌心向上,四指间微留缝隙, 拇指内扣。主要用于托击对方臂膊。拍按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开,手背与小臂皆舒直,掌心 向下,拍击对方挑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掌心侧后,掌指斜向上, 掌腕微向上挑起。主要用于挑击对方侧推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掌心向下,掌指与小臂 近于90。,力达掌外缘。主要用于侧击对方甩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自然前伸,掌心向侧。主要用指 尖扫击对方眼部孙膑拳最常用的拳型有如下几种平拳:四指并拢弯曲,紧握于掌心内,拇指屈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第二骨节上如图平拳出击前,拳心向上,击中目标后拳心向下,称直拳或 冲拳象鼻拳:四指卷曲紧握,中指突出,成凸型,拇指屈扣,压 于食指第二骨节和中指指甲部位多用于点钻对方措拳:平拳屈肘,向胸前上方,拳心向里,拳面向上(图 IDo冲击对方的下须或面部砸拳:由上向下,或向侧面砸击,以拳背击打对方要害部 位四、孙膑奉步法孙膑拳步法十二字,已在“孙膑拳拳理”中列出。所谓孙膑 拳步法,指腿与足的练法,即逢进必跟,逢退必缩的方法o足为 腿之梢,人之基石,地上流星。孙膑拳最重要的步型有鸡脚步:两腿错步开立,相距约一脚长。前腿屈膝下蹲,脚 尖微向内扣,后腿下跪接近地面,脚尖点地,脚跟上起麒麟步:一腿屈膝下蹲,脚尖倾斜45。落地。另一腿前伸, 膝微屈,脚尖向前落地,倾斜45。
浏览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