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武术美学理论创新

美感是人类自身独有的一种体验,而武术美的艺术特性是客观存在的。武 术美学是研究武术运动中美的规律的学科。武术美学是武术基础理论中的重要 学科。它的任务是探讨武术美学的规律并研究用于指导武术实践。武术的艺术审美性主要产生于武术特有的技击美和技艺美上,此外武术种 类繁多的套路程式是中武术别具一格的审判基础,独特的艺术样式成就了武术 的娱乐价值。°武术的技击美主要通过实战搏斗动作的攻防实效以及套路演练动作的攻防 含义表现出来的。人们在观赏武术格斗运动时,从双方表现出的力量、勇敢、 毅力、技巧、方法、智力、技术、战术、招式以及强健的身体等,从中感受到 的是一种强健之美、力量之美、勇武之美。同时人们在观赏时所发出的欢呼 声、助威声、喝彩声等一系列行为过程,不但是一种感情的表达与宣泄,更是 一种从视角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体验,而且是一•种对人性的体验和追求人性的快 乐体验。武术技艺之美,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国传 统武术具有丰富的套路表现形式,同时也具有鲜明特色的技击风格,各家拳种 与流派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韵味也有着诸多不同。中国传统套路中每一套动作都 有着鲜明的民族技击风格,或会意或象形,或独舞或对练,如急风摆嫩草,如 暴雨扫磐石,所谓“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重如铁,轻如中,快 如风,慢如鹰,转如轮,折如弓,站如松,立如鸡。”中国传统武术讲究的是 “四击八法”(四击是踢、打、摔、拿,八法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四 法三型”(四法是手、步、腿、身四法,三型是手、步、身三型)。可以说中国 传统武术是通过身体动作表现中国搏击技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朱光潜先生曾 说过:“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把美的本质归结 为物体的形式,’黄金分割率’就是他们所找到的美的规律。”中国古代美学所 走的,显然是另一条路。仞这另一条路就是中国武术由技击外形所表现出来的 艺术魄力,也可以说是武术的形神统一美。武术意境之美,中国武术套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特性和美的创造表象都是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一 '专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J].体存科研,2005 ( 1 ) : 21-23 © 宁青m宝山.中华武术的形神统一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 1 ): 142-143. 客观存在的自然事实,而武术套路中的技击动作乂都是武术自身发展所演化形 成的一种搏击之美,像中国传统武术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优美矫健的动作,均 衡的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强烈而舒展的动作等,所有这些动作 表现出来的都是极具象征性的意境之美。中国传统武学大师最终所追求的就是 个人的一种修炼,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个人的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 难达到的。因此,大师在演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意境美。同时,也正 是这种美的感受给演练者本人和观赏者都带来一种无法表述的美的体验,而这 种体验所形成的艺术感染力并不低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给人的感染, 这就是中国武术意境之美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力。

4.7武术管理学理论创新

武术管理学是武术组织中的管理者对武术行为中的一些客体通过实施计 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组织内其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 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的一门学科。对于武术管理学来说这是一门新型 的学科、研究成果较少,而且本研究体系也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理论 建设。“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同志指出,现代体育发展离不开三件东西: 一是'硬件’,指科学技术、场地设施;二是'软件’,指科学管理;三是’活 件’,指人与人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哪个国家抓住了科学管理,体育就很快 上去了。”。就武术的发展来说,如何搞好武术比赛的管理、武术组织的管理、 武术馆校的管理、武术产业的管理、民间武术组织管理等诸多管理工作,也就 是搞好武术的根本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对武术的管理深入研究,以提高武术的 发展。首先是构建武术管理学理论体系。武术管理学是提高武术行为效果的一 门重要学科,而我国古代文化中对管理的认识与现代管理机制并不是很吻合。 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武术管理学。要深入研究武术管理的研究对 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武术管理系统、管理过 程与职能、管理依据、管理程序等武术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其次我们要深入研究武术管理中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武 术计划职能主要考虑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进行组织;二是如何配置资❶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管理学一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5-16. 源;三是如何进行控制;四是如何应付未来。组织职能则要考虑到人员的配 备,规章制度的制定,各部门的协调等相关问题。控制职能则要通过计划控 制、目标控制、预算管制、规章制度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综合控制等一些控制方法和手段对武术活动或竞赛进行控制,以便更有利于武 术工作的开展。最后我们要学习武术的管理、社会武术的管理、民间武术的管理、武术 运动训练的管理、武术竞赛的管理、武术产业的管理、武术科研的管理等一些 具有特性的具体管理层面。而对于这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我们要深入研究客观情 况,制定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管理工作 起到真正的作用。

4.8武术哲学理论创新

武术哲学是武术运动一般规律的学说。武术哲学是武术体系中的最高层 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武术实践和武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有关 武术运动认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学科。同时,武术哲学也是运用各种西方的哲 学观点和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观点以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武术这一文化运动 体系的规律进行研究与阐释的一种理论体系。武术的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国古 典哲学基础上的,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运用于武术运动和武术科学发展的实际。它所涉及的内容是人们认识武术运动 系统必须具备的各种最基本的观点,认识武术问题的整体系统观念,武术文化 论、价值论,武术科技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进行武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通 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能与武术专业结合起 来,做到更加具体深入,更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开展武术 哲学思想研究能从宏观上为探讨中国武术现代化道路和制订武术发展战略提供 理论武器,有助于研究武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相互协调,互相渗透等。当前我们对武术哲学的研究大多还停留于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武术的影 响和作用之描述和解释之中。如陈义认为武术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 产生、衍化发展,自然地融合了中国哲学的思想观念。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概 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易经哲学,即“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辩证观、八 卦哲学;道家哲学,即“道生万物”观、“反者道之动”辩证法、“气论”;儒家 哲学,即“爱人”与“知天”。。温力在其所著的《中国武术概论》中专门有一 章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天人合一”的观念使武术的创造强调 师法自然;“知行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时代武术发展的价值 取向;阴阳变化是武术拳理的理论基础。。但是从辩证的理性角度来研究为什 么武术中能体现出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它的形成过程什么样。此外对武术哲学 思想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在当前这种状态下如何使这种武术哲学思想得到近 一步地升华和发展,以便更好指导当前武术的发展。对武术哲学理论进行创新研究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武术哲学思想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重视武术哲学思想的实践研究和应用研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 究和综合研究,最终使武术哲学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方法。

浏览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