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缠丝劲,要求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开髓屈膝,动作以腰为 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外转,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 肘催手“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腿,表现在 身躯为旋腰转脊。三者合一,形成一条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 指的空间曲线。练习时如觉得有不适之处,可随缠丝劲的劲别方 向调整身躯的重心,以使顺随。
手足缠丝劲路线示意图如图8—6?图8—8,两腿之劲皆由足 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上行至大腿根部,直达裆内任脉会阴穴。 运动足跟踏地,渐至足趾,至太阴脾经的隐白穴(足大趾尖处),充 实于足掌至足心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图8—6)。
倒缠法是由手指缠至肩,此法内劲由指腹收于肘肩(图8-
7)c
手臂缠丝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是属于顺缠法。此法
图8—6 图8—7 图8—8
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内劲由肩臂行于指尖(图8—8),
图中的箭头方向为缠丝劲的运行方向°缠丝劲路是采用力学 理论中的螺旋原理,利用曲率半径的变化,迫使任一外加压力着于 这个螺旋半径面上,无论压力的大小,均会自然将压力化去。因此 可以说,缠丝劲是自然化劲的方式,也是引进落空的必备手法「练 习缠丝劲,可先练习搠劲和握劲(即顺缠丝劲和逆缠丝劲),此顺、 逆缠丝劲也可按“云手”动作的要求进行练习。顺、逆缠丝是两种 不同劲别的运动方式,它贯串于陈氏太极拳整套架式的始终。太
极拳的每一个架式,都是由这些不同大小、不同方位的顺、逆缠丝 劲别组成(每式最少有两对以上缠丝劲)的。每对缠丝劲的练习, 要注意在没有直线,没有平面,没有凹凸之处,一环套一环,开合虚 实,节节贯串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方可使太极拳功底增厚,内气鼓 荡,循行无滞。
浏览597次